大闸蟹上市的季节,很多标榜着“野生”标签的大闸蟹,价格比普通大闸蟹贵很多,但人们还是会趋之如骛。因为野生的都被认为是绿色的、无污染的,而且味道好吃。
的确,不只是野生的大闸蟹,其他野生或者散养的家畜也大多会比人工养殖的味道香。因为野生食物是自然生长的,生长周期更长。
但对大闸蟹来说,生长周期过长会带来另一个问题,就是自然富集毒素的量也就多,而且更会明显高于养殖。
动物的内脏营养丰富,味道香,但却较有可能富集有害物质,例如多氯联苯、二噁英和镉等。如果做汤,80% 的多氯联苯都会在蒸煮后转移到这些汁液中,尤其对孩子的发育可能影响更大。相比来说,蟹肉是肌肉,营养差,味道也不如内脏,但它的毒素富集量小于内脏。
值得庆幸的是,我们现在吃到的大闸蟹,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,它们基本上没有机会完成毒素的富集,较多是有些药物残留。这也就提示一个问题,野生环境中的风险来源往往更加复杂,很难控制。
相比来说,养殖环境的风险反倒会小一些,而且更可控。比如,我们吃的猪肉是农家散养的猪,鸡蛋是走地鸡下的蛋,但之前这些贡献了肉和蛋的猪和鸡,是不是自由自在地在被污染甚至早已含毒的垃圾堆里找过食?大家都不得而知,散养者也不会在意,这样的“野生”产品,或许是个幌子而已。